山,营诸寺舍。由是渐见眷职。

  灵太后临朝,为左中郎将、中给事中。素被病,面常黯黑,于九龙殿下暴疾, 半身不摄,扶载归家,其夜亡。鸾初出,灵太后闻之,曰:“鸾必不济,我为之忧。” 及奏其死,为之下泪,曰:“其事我如此,不见我一日忻乐时也。”遂赐帛三百匹、 黄绢十匹以供丧用。七日,灵太后为设二百僧斋,赐助施五十匹。同类荣焉。

  平季,字稚穆,燕国蓟人。祖济,武威太守。父雅,州秀才,与沙门法秀谋反, 伏诛。季坐腐刑,入事宫掖。久之,除小黄门,以忤旨出为潞县令,不拜。仍除奉 朝请。灵太后反政,授宁朔将军、长水校尉,领黄门令。转前军将军、中给事中。 时四方多事,太后每令季出使于外。

  后慰劳西军,还至潼关,华州羌人舜明等据险作逆,都督姜道明不能进讨。会 舜明遣十余人诈降入道明军。阙遂散。

  出为新兴太守。肃宗崩,与尔朱荣等议立庄帝。庄帝即位,起拜平北将军、肆 州刺史。寻除抚军将军、中侍中。以参谋之勋,封元城县开国侯,食邑七百户。仍 加金紫光禄大夫、幽州大中正,寻摄燕、安、平、营中正。前废帝以为车骑将军、 右光禄大夫,中侍中如故。永熙中,加骠骑将军。季遇疾,诏遣使存问。三年九月 卒。天平初,赠使持节、都督幽燕安平四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幽州刺史,中侍中、 将军、侯如故。初季以兄叔良为。袭季爵。卒。子世胄,袭。齐受禅,例降。

  封津,字丑汉,勃海蓚人也。祖羽,真君中为薄骨律镇副将,以贪污赐死。父 令德,娶党宝女。宝伏诛,令德以连坐从法。津受刑,给事宫掖。

  积官久之,除中谒者仆谢,迁奉车都尉。肃宗初,冀州大乘贼起,诏津慰劳。 津世不居桑梓,故不为州乡所归。灵太后令津侍肃宗书。迁常山太守。孝昌初,除 中侍中,加征虏将军,仍除崇训太仆,领宫室都将,冀州大中正。超拜金紫光禄大 夫。二年,封东光县开国子,食邑二百户,镇南将军,兼中关右慰劳大传。出为散 骑常侍、征东将军、济州刺史。永安初,中侍中、卫将军,寻转大长秋、右光禄大 夫。太昌初,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津少长宫闱。给事左右,善候时情,号为机 悟。

  天平初,除开府仪同三司、本将军、怀州刺史。元象初,复为中侍中、大长秋 卿,仍开府仪同。夏薨,年六十二。赠都督冀瀛幽安四州诸军事、本将军、司徒公、 冀州刺史,谥曰孝惠。

  养兄子长业,袭爵。齐受禅,例降。

  津兄凭,字元寄,当时逃窜,后会赦免。太和中,奉朝请,冀州赵郡王干田曹 参军、定州彭城王勰水曹参军、给人事中、越骑校尉。以讨大乘功,除左中郎将, 迁龙骧将军、中散大夫。孝昌中,历恆农、武邑二郡太守。寻除征虏将军、光这州 刺史。还,为平东将军、光禄大夫,转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除卫将军、右光 禄大夫。初津被敕营出帝父广平王陵。永熙中,以营陵功,封津城卫县开国子,邑 三百户。津自有封,乃启转于凭。后除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兴和三年夏卒,年 六十七。凭无他才伎,始终资历,皆由于津。津卒之后,凭亦无赠。

  子灵素,袭。齐受禅,例降。

  津从兄答,光禄大夫。

  子宗显,司徒掾。

  刘思逸,平原人。父直,武邑太守。与元愉又于信都,伏诛。思逸少充腐刑。 初为中小史,转寺人。久之,除小黄门,拜奉朝请,坐事免。后除东莞太守。思逸 虽身在阉寺,而性颇豪率,轻薄无行,好结朋游。又除左将军、大长秋卿,迁中侍 中、平东将军。武定中,与元瑾等谋反,伏诛。

  又有张景嵩、毛暢者,咸以阍寺在肃宗左右,而并黠了,甚见知遇。俱为小黄 门,每承间陈元义之恶于肃宗。元义之出,景嵩、暢颇有力焉。灵太后反政,未即 戮义。时内外喧喧,云“义还入知政事。”暢等恐祸及己,及启肃宗,欲诏右卫将 军杨津密往杀义。诏书已成,未及出。义妻知之,告太后云:“景嵩、暢与清河王 息邵欲废太后。”太后信之,责暢,暢出诏书草,以呈太后。太后读之,知无废己 状,意为小解。然义妻构之不已,遂致疑惑。未几,出暢为顿丘太守。后复出景嵩 为鲁君太守。乃密令御史掩暢,暢走免,寻捕杀之。景嵩因入都,太后数其与暢同 计之事,大致嫌责。后为阳城、荥阳二郡太守。孝静时,位至中侍中,坐事死。

  史臣曰。阙